本周三物理教研室对期末考试试题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讨论会。 在这之前已经由两位老师精心准备了《大学物理(A)》的试题,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讨论试题的具体内容,考点,难度及格式是否规范。
首先由命题老师主讲试题的出题思路及主要考点,然后结合课后习题与练习题给出了考试题目。其他对两位老师出题的思路及考点进行点评,指出不足,其他老师进行补充。整个讨论的氛围是热烈的,收获也是满满的。
既然集体备课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这么有效,那怎么样才能使集体备课更好的行之有效呢?通过本次的集体备课,总结出如下几点:
1. 在探究内容上争取新突破。内容决定形式,没有内容,就无法有合适的形式。我们可以就一章的知识点、素质点、能力点、挖掘点甚至考试基本点进行讨论;可以就一种模式、一种教法、一个主题、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可能等进行讨论;可以让某一个老师,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说课,这样既可以锻炼说的教师,也可以让大家有所收获。
2. 在讨论范围上争取扩大。不要把集体备课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等,要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、教学智慧、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,在教学的反思、教学的环节的更改、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。把讨论的范围扩大了,新鲜感就有了,话题也会多了。其实只要大家坐在一起,相互交流,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讨论。
3. 强化组织者的责任。讨论中,组织者很重要。没有组织者,就会出现无组织无纪律的情况。在集体备课中,备课组长要善于组织大家讨论,要及时调整谈话话题,时刻肩负起“引领者”“中心者”的作用。